攻牙机的故障保护机制是硬件检测 + PLC 逻辑判断 + 驱动级响应的三层防护体系,核心目标是在丝锥卡滞、断锥、超程、过载等故障发生时,快速停机 / 复位,避免设备损坏和工件报废。以下按 “故障类型→检测方式→PLC 实现逻辑→驱动联动” 拆解,适配伺服 / 步进 / 变频等主流攻牙机类型:
| 故障类型 | 触发场景 | 防护目标 |
|---|
| 主轴过载 / 卡滞 | 丝锥拧入工件过紧、切屑堵塞、螺距不匹配 | 立即停止主轴 / Z 轴,避免丝锥断裂 |
| 断丝锥 | 过载未及时停机、材质硬度超标 | 检测负载突变,停机并报警 |
| Z 轴超程 | 深度参数错误、原点丢失、限位开关故障 | 强制停止 Z 轴,防止机械碰撞 |
| 同步失步 | 主轴 / Z 轴转速 / 进给不同步(如脉冲丢失) | 暂停运行,修正同步偏差 |
| 急停 / 安全门触发 | 人工紧急操作、安全门未关 | 切断所有输出,整机断电(安全级) |
| 气压 / 油压不足 | 气动 / 液压攻牙机气源 / 油压过低 | 禁止启动,待压力恢复后复位 |
通过传感器 / 驱动器内置检测模块,实时采集故障信号,为 PLC 判断提供依据:
| 故障类型 | 硬件检测手段 | 信号输出形式 |
|---|
| 主轴过载 / 卡滞 | 1. 伺服驱动器:读取输出电流 / 转矩值;2. 变频器:过载报警端子(OL);3. 机械式:扭矩过载离合器(打滑触发接近开关) | 模拟量(电流值)/ 开关量(报警 ON) |
| Z 轴超程 | 正 / 负限位开关(常闭,触发时断开)、光栅尺超程信号 | 开关量(限位 ON = 故障) |
| 断丝锥 | 1. 主轴电流突变(卡滞→断锥时电流骤降);2. 视觉检测(高端机型);3. 扭矩传感器(精准型) | 模拟量(电流差值)/ 开关量(报警) |
| 同步失步 | 主轴 / Z 轴编码器脉冲差值(PLC 计算) | 数字量(差值超阈值) |
| 急停 / 安全门 | 急停按钮(常闭)、安全门接近开关 | 开关量(急停 ON = 故障) |
| 气压不足 | 压力传感器(如 0-1MPa) | 模拟量(压力值)/ 开关量(低压力报警) |
PLC 接收硬件检测信号后,通过 “阈值判断 + 防抖 + 时序验证”,避免误触发,精准识别故障:
核心逻辑:实时读取伺服驱动器反馈的主轴电流 / 转矩值,超过设定阈值且持续一定时间,判定为过载;
三菱 FX5U PLC ST 代码示例:
st
// 变量定义:D300=主轴实时电流(A),D301=过载阈值(如5A),T0=防抖延时(100ms)
IF D300 > D301 THEN // 电流超阈值
OUT T0 K10; // 防抖100ms(避免瞬时波动)
ELSE
RST T0;
END_IF;
IF T0 >= K10 THEN // 过载持续100ms,判定故障
SET M200; // 过载故障标志
RST Y1; // 主轴正转停止
RST Y2; // Z轴进给停止
SET Y5; // 报警灯亮
// 触发退丝流程(紧急退丝)
Y3 := TRUE; // 主轴反转
Y4 := TRUE; // Z轴回退
END_IF;
关键:阈值需适配丝锥规格(如 M8 丝锥过载阈值 5A,M12 丝锥阈值 8A),HMI 可手动调整。
核心逻辑:限位开关信号为 ON 时,立即切断 Z 轴输出,禁止反向运动(仅允许复位);
梯形图逻辑:
plaintext
LD X2 OR X3 // X2=Z轴正限位,X3=Z轴负限位
OUT M201 // 超程故障标志
LD M201
RST Y2 // Z轴进给停止
RST Y4 // Z轴回退停止(仅保留手动复位权限)
SET Y5 // 报警灯亮
// 仅允许手动复位(X10=复位按钮)清除故障
LD X10
RST M201
RST Y5
关键:限位开关需接常闭触点(断线时也能触发保护),避免开关故障导致防护失效。
核心逻辑:攻丝过程中,主轴电流从 “过载高值” 骤降至 “空载低值”,判定为断丝锥;
PLC 逻辑:
st
IF M100 = TRUE THEN // 攻丝中标志
// D300=实时电流,D302=空载电流(如1A),D303=电流差值阈值(如3A)
IF (D300 < D302) AND (D300_OLD - D300 > D303) THEN
SET M202; // 断丝锥故障标志
// 停机+报警
RST Y1; RST Y2; SET Y5;
// HMI显示“断丝锥,请检查”
D400 := 1; // 报警代码1=断丝锥
END_IF;
END_IF;
D300_OLD := D300; // 缓存上一周期电流值
核心逻辑:计算主轴转速与 Z 轴进给的理论脉冲数差值,超阈值则暂停;
公式:理论 Z 轴脉冲数 = 主轴脉冲数 × 螺距 / 编码器分辨率;
PLC 逻辑:
st
// D200=Z轴实际脉冲数,D201=理论Z轴脉冲数,D202=失步阈值(如50脉冲)
IF ABS(D200 - D201) > D202 THEN
SET M203; // 失步故障标志
Y1 := FALSE; Y2 := FALSE; // 暂停攻丝
// 小幅回退修正偏差
Y4 := TRUE;
T1 := K5; // 回退50ms
IF T1 >= K5 THEN
Y4 := FALSE;
// 重新同步后继续
Y1 := TRUE; Y2 := TRUE;
RST M203;
END_IF;
END_IF;
核心逻辑:急停信号触发时,立即切断所有输出,禁止自动运行(仅允许手动复位);
梯形图逻辑:
plaintext
LD X4 // X4=急停按钮(常闭,按下为ON)
OUT M204 // 急停故障标志
LD M204
RST Y1 // 主轴正转
RST Y2 // Z轴进给
RST Y3 // 主轴反转
RST Y4 // Z轴回退
SET Y5 // 报警灯
// 复位条件:急停释放+手动复位
LD NOT X4 AND X10 // X10=复位按钮
RST M204
RST Y5
驱动器(伺服 / 变频)内置保护功能,可直接响应故障,无需等待 PLC 逻辑,作为 “最后一道防线”:
| 驱动类型 | 内置保护功能 | 联动逻辑 |
|---|
| 伺服驱动器 | 过流、过载、过压、位置偏差过大 | 故障时立即切断电机输出(SON 信号 OFF),向 PLC 发送报警信号(ALM),禁止电机运行 |
| 变频器 | 过载、过流、欠压、超频 | 触发 OL 报警,切断主轴输出,PLC 接收报警后执行退丝流程 |
| 步进驱动器 | 过流、丢步报警 | 报警端子 ON,PLC 暂停脉冲输出,避免进一步丢步 |
报警呈现:
复位机制:
轻故障(如同步失步、气压不足):故障解除后,自动复位或按 “复位” 按钮继续;
重故障(如过载、断丝锥、超程):需人工排查故障(如更换丝锥、清理切屑),按下 “复位” 按钮 + 确认 HMI 报警,才能清除故障标志;
急停故障:必须先释放急停按钮,再按复位,避免误操作。
| 攻牙机类型 | 核心保护重点 | 实现方式差异 |
|---|
| 伺服攻牙机 | 过载、同步失步、断丝锥 | 依赖伺服电流 / 转矩反馈,PLC 精准判断 |
| 步进攻牙机 | 丢步、过流、超程 | 检测步进驱动器报警端子,PLC 暂停脉冲输出 |
| 变频 + 气缸攻牙机 | 气压不足、气缸到位异常、主轴过载 | 压力传感器 + 磁性开关检测,PLC 禁止主轴启动 |
| 气动攻牙机 | 气压不足、扭矩过载 | 机械式扭矩离合器 + 压力开关,无 PLC 时也能保护 |
防抖处理:所有开关量信号需加 20-100ms 防抖延时,避免瞬时干扰触发误保护;
优先级排序:急停 > 限位 > 过载 > 同步失步,急停信号需直接接入驱动器(旁路 PLC,更快速);
阈值校准:过载阈值需按丝锥规格校准(如 M6 丝锥阈值 3A,M10 丝锥阈值 6A),避免阈值过高 / 过低;
冗余检测:关键保护(如 Z 轴超程)需双重检测(限位开关 + 编码器位置校验);
紧急退丝:过载 / 卡滞时,PLC 需优先触发 “主轴反转 + Z 轴回退”,而非直接停机(避免丝锥卡死在工件中)。
攻牙机故障保护的核心是 “快速检测→精准判断→分级响应”:
硬件层:传感器 / 驱动器实时采集故障信号,做到 “早发现”;
PLC 层:通过逻辑过滤误触发,区分轻 / 重故障,做到 “准判断”;
驱动层:联动停止 / 回退,做到 “快响应”;最终通过报警和复位机制,确保故障可追溯、可恢复,最大化降低设备损失。